如果大家有過購房經歷,一定清楚買房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因為在購房過程中,購房者會接觸到很多陌生的名詞。相信有一組大家一看到就一臉懵的名字,那就是關于房子面積的名詞,都有哪幾個名詞呢?希望在買房方面給您帶來一定的幫助。
接下來就由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下建筑面積、公攤面積、套內建筑面積的區別以及在公攤面積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圖片來源于網絡)
建筑面積、公攤面積、套內建筑面積的區別
1、建筑面積
所謂建筑面積指的是建筑物各層水平面積的總和,包括陽臺、挑廊、地下室、室外樓梯等。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公攤面積。
簡單來講,建筑面積是你買房時銷售說的面積,最終呈現在房本上的面積。公攤面積就是指商品房銷售中應分攤計入銷售面積的商品房中公共建筑空間的面積,包括樓梯間、電梯井、共用走廊等。
(圖片來源于網絡)
2、公攤面積
所謂公攤面積是指由整棟樓的產權人共同所有的整棟樓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積。每套(單元)商品房依法應當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公用建筑面積包括:電梯井、過道走廊、管道井、公共門廳過道、樓梯間、共用墻體和設備間。不同的樓棟,公攤面積也是不同的。
(圖片來源于網絡)
3、套內建筑面積
所謂套內建筑面積就是指商品房套內各部分建筑面積的總和。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分攤面積,其中,套內分攤面積包括套內分攤的墻體面積和陽臺面積。 (圖片來源于網絡) 二、公攤面積方面我們需要注意什么呢?
套內使用面積是指實際能自己使用的面積,通俗來講就是地毯面積,即能鋪地毯的面積就是你能切實使用的面積。分攤的墻體面積就是指你與鄰居共用的那面墻,墻體所占的面積需要你跟鄰居平攤。
1.公攤系數
通常,不同建筑形態的公攤系數往往有著很大的差別,就比如多層住宅公攤系數為7%-12%,而小高層住宅公攤系數為10%-16%,高層公攤系數一般在18%-26%之間,所以,大家在買房時,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公攤系數,并以此來計算公攤面積是否合理。 2.公攤面積并不是越小越好 很多人認為公攤面積會浪費廣大購房者的血汗錢,所以選擇公攤面積小的房子。但是公攤面積卻并非越小越好,舉例說明一下,就比如電梯間,如果電梯間公攤面積太小,那么多人出入時,就會顯得比較擁擠,居住體驗性極差。所以,在買房時,不要刻意追求低公攤,只要公攤面積合適即可。
(圖片來源于網絡)
相信通過上文詳細介紹,大家對這些名詞一定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希望本文能對廣大購房者有所幫助,祝愿大家都能買到心儀的好房子
文章來源:花都二手房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